認真努力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

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狐狸偷喝了老太太的牛奶。老太太非常生氣,抓起刀子,就把狐狸的尾巴割掉。狐狸為了要回牠的尾巴,沿路去求母牛、草原、溪水、漂亮的姑娘、賣東西的、母雞、磨坊主人,給牠幫忙。磨坊主人送給狐狸一些穀子,讓牠拿去跟母雞換蛋,然後,狐狸拿蛋去跟賣東西的換藍色的珠子,拿了珠子去跟姑娘換水壺,拿了水壺裝水給草原,拿了草給牛吃,拿了牛奶還給老太太,於是,老太太很小心的把狐狸的尾巴給縫了回去。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故事的主角是誰?他一開始做了什麼事?(狐狸偷喝了老太太的牛奶)

2.老太太對狐狸做了什麼事?(把狐狸的尾巴剪了)

3.狐狸為什麼一定要把尾巴要回來?(怕被朋友笑)

4.溪流說他可以給他水,但是要拿什麼來換?(拿水壺來裝)

5.最後磨坊的人給了狐狸什麼?(一些穀子)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狐狸為什麼會遇到這些事情?

2.狐狸喝了牛奶,付上了什麼代價?

3.為什麼狐狸喝了牛奶之後,只能聽別人的吩咐?

4.你覺得狐狸到處要東西的心情怎麼樣?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你覺得狐狸在這件事上學到什麼功課?

2.最後狐狸為什麼能拿回牠的尾巴呢?

3.如果犯了錯,我們應該怎麼做?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狐狸喝了老太太的牛奶,老太太就把狐狸的尾巴剪了,你覺得老太太為什麼會這麼做?

2.人都不小心會犯錯,但面對犯錯的人,該怎麼對待他?

3.商人免費給狐狸一些穀子,也得到了雞蛋,我們幫助人的時候,可以得到什麼呢?



然後春天就來了

度過了白雪覆蓋的冬天,小男孩和他的小狗受夠了遍地土黃,他們決定栽種一個花園。他們­挖土、埋下種子、遊戲和等待……持續等待……直到最後,土黃色中出現了希望的生機,春­天終於...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男孩把什麼放進土裡?(種子)

2.土黃色變成怎樣的土黃色?(充滿希望的土黃色)

3.牌子上面寫什麼?(請不要在這裡踩來踩去)

4.他把耳朵貼在地上,聽見什麼聲音?(綠色的聲音)

5.春天來臨之後,土黃色還在嗎?剩什麼顏色?(土黃色不在了,只有綠色!)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男孩撒種時候的心情是如何?

2.小男孩一直在等,等待的過程做什麼?

3.充滿盼望的土黃色是怎麼來的?這很重要嗎?為什麼?

4.大熊和小鳥牠們真的會妨礙種子生長嗎?為什麼小男孩要立牌子給大熊看?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男孩一直觀察種子,他懷抱著怎樣的心情?

2.等待的過程中,最痛苦的地方是什麼呢?

3.為何小男孩不放棄等待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等到最後決定放棄,你覺得小男孩之後還會想種種子嗎?為什麼?

2.你最久等過多久?等待什麼呢?

3.等待的過程,應該要有哪些準備呢?



 
 

慌張先生

慌張先生總是睡過頭。當古怪國大樹村的村民都在準備出門去大樹洞劇場看戲劇表演時,只­有慌張先生還在呼呼大睡。
下午5點15分,慌張先生終於醒了,可是他發現自己快來不及了。慘了,戲要開演了,他­可是主角呢!他匆匆忙忙穿上不同顏色的鞋衝出家門,一路狂奔至大樹洞劇場,急急忙忙換­好衣服,戴上恐龍頭套,趕在布幕拉開時踏上舞台,竟然發現,今天演的是「賣火柴的醜小­鴨」,不是「侏儸紀肉圓」。明天才有他的戲!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大樹洞劇場有什麼活動?(戲劇演出)

2.書的右上角有一個圓圓的圈圈,要表示什麼?(時鐘和時間)

3.古怪國大樹村的村民在演出前做什麼?(提前準備才出門)

4.慌張先生在演出前做什麼?(睡覺)

5.慌張先生最後發生什麼事?(發現沒有他的戲)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慌張先生是一個按照計畫走的人嗎?

2.為什麼已經沒有人記得慌張先生的名字?

3.沒有他的戲,他為何還要慌張呢?

4.倒楣跟著慌張而來,這是什麼意思?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慌張先生為何這麼慌張?

2.你覺得他該做什麼準備?

3.你覺得慌張先生會想要改掉慌張的習慣嗎?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沒有類似慌張先生的經驗?

2.要改掉慌張、遲到的狀況會遇到什麼困難?

3.你喜歡和慌張的人做朋友嗎?為什麼?



三隻餓狼想吃雞

三隻飢餓的狼躺在草地上,忽見一隻肥嫩的雞從前方走來,三隻狼一邊使喚對方去抓雞,一邊幻想各種美味可口的雞肉大餐及雞蛋料理……,想著、想著,咦……那隻雞怎麼不見啦?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森林)

2.有哪些角色出現?(三隻狼、一隻公雞)

3.這三隻狼想幹嘛?(吃雞)

4.這隻雞說什麼?(我是公雞,不會生蛋)

5.狼有吃到雞嗎?(沒有)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三隻狼共同的個性是什麼?

2.為什麼雞跑走了?

3.討論雞蛋的吃法有什麼意義?

4.公雞看到狼怎麼也沒有慌張地逃走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為什麼這三隻狼沒吃到雞呢?

2.三隻狼要做什麼改變才能吃到雞呢?

3.牠們為何不知道那隻雞是公雞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覺得哪個動物最可憐?為什麼?

2.你會跟那三隻狼說什麼?

3你覺得那三隻狼下次會吃到雞嗎?


布球男孩

比利是個愛踢球的男孩,但因家境不富裕,買不起足球;比利靈機一動,將鄰居曬衣竿上的衣服,全都塞進一支大襪子裡,做成一顆布球。雖然挨了媽媽一頓罵,卻仍不減他愛踢球的熱忱。七歲生日那年,爸爸送了一顆足球給他,比利開心極了。十七歲時當選了巴西國家隊的球員,之後比利為巴西國家代表隊贏得了世界冠軍,球迷都叫他「黑珍珠比利」。三十歲那一年,他又重返校園,成為一個有學問又會踢球的人。

線上閱讀:https://www.bookteller.com.tw/main/reader/story/id/210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時候比利和朋友們喜歡什麼玩什麼遊戲?(踢球)

2.但是因為沒有球,比利想到什麼方法?(拿鄰居的大襪子塞衣服)

3.這件事情讓媽媽感覺如何?(很生氣)

4.爸爸送什麼給比利當七歲的生日禮物?(足球)

5.比利代表巴西拿到世界冠軍之後,在三十歲的時候做了什麼事?(去念大學)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比利為了踢球,做了什麼努力?(從白天踢到晚上,國小畢業後就專心加入球隊)

2.為什麼被媽媽罵之後,比利還是很喜歡踢足球?(對足球有熱情)

3.比利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能成為國家代表隊選手呢?(持續練習)

4.持續練習一件事一定很辛苦,你覺得有什麼力量支持著比利呢?(家人、熱情)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比利小時候很想踢球沒有錢買球,自己做了布球,如果你很喜歡某件事,但是沒有資源讓你做,你該怎麼辦?

2.比利最後成為有學問又會踢球的足球員,有學問為什麼很重要呢?

3.比利都拿到世界冠軍了,為什麼還要回學校讀書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像比利一樣,很喜歡做一件事情,而且持續的練習嗎?

2.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 如果持續練習,未來會怎樣?

3.你有要求過爸媽買什麼東西給你嗎?為什麼比利的爸爸要主動買球給他呢?



小丑的眼淚

卓別林出生於貧窮的家庭,父母離異後,媽媽帶著他和哥哥到處表演,在耳濡目染下,卓別林的表演細胞逐漸被喚起。一次,媽媽突然在台上病倒,情急之下,劇場老闆將卓別林推上台表演。沒想到,年紀小小的他一上台就獲得滿堂綵。但是,卓別林並未因此展開表演生涯。由於媽媽無法繼續表演,於是他和哥哥只得努力的到處打零工維生。終於,他再度獲得演出機會,雖然表演生涯沒有想像中順遂,但是透過他敏銳的洞察力,將小人物的辛酸以幽默的方式刻劃出人生百態,也逐漸奠定了他喜劇泰斗的地位。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主角的名字叫什麼?(卓別林) 

2.小時候媽媽帶著他和哥哥去做什麼?(唱歌表演) 

3.之後卓別林做不是表演的工作,但他是怎麼獲得表演機會的?(積極的去每個劇團留下聯絡方式)

4.卓別林之後不只在劇場表演,他還做了什麼?(拍電影)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卓別林五歲時就被迫代替媽媽表演,卓別林的什麼個性特質能夠讓他這麼做? 

2.卓別林都看不懂台詞,為什麼還是能將台詞背起來呢? 

3.卓別林在專職表演之前,還做很多其他的工作,這是為什麼呢?

4.卓別林沒有在表演的時候,觀察身邊的人成為他之後表演靈感的來源,為什麼這樣的表演大家會喜歡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卓別林心情和生活不好的時候,為什麼能做喜劇表演呢?是什麼在支持著他? 

2.你看過小丑的表演嗎?你覺得為什麼他們想做小丑表演?

3.卓別林能把觀眾逗笑就是他最開心的事,為別人做什麼事,會讓你覺得開心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喜歡看什麼樣的表演? 

2.你是個喜歡表演的人嗎?為什麼?

3.你有沒有想為別人做些事,但是遇到困難的經驗呢?


 
 

水蒸氣的秘密

與一般小朋友相較,瓦特從小就特別瘦弱內向,常常黏在媽媽身邊。一天,瓦特被廚房爐子上跳動的茶壺蓋子吸引,好奇的他張大眼睛直盯著茶壺,觀察了一會兒發現了一個大秘密,原來推動壺蓋的正是因為茶水沸騰而不斷冒出來的蒸氣。漸漸長大的瓦特在學校課業表現除了數學之外都不算太好,然而,透過各種課外知識的累積,瓦特很快成為一位有想法的年輕人。「蒸氣大王」更成為瓦特的代稱並流傳後世。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瓦特小時候身體如何?(體弱多病)

2.瓦特有什麼興趣?(組裝玩具、觀察大自然、雕刻做模型、讀各樣的書)

3.瓦特的哪一個科目學習的最好?(數學)

4.瓦特長大後去哪裡工作?(造船廠)

5.瓦特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改良蒸汽機的技術)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時候的瓦特,為什麼要把玩具拆開又組裝起來呢?

2.為什麼瓦特才剛去造船廠工作,爸爸就說他已經有資格做一個很好的造船工人了?

3.為什麼瓦特的爸爸支持他去倫敦學習製作科學工具?

4.為什麼瓦特在倫敦能在一年就學會別人三年才學得會的技術?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瓦特有哪些人格特質?

2.你和瓦特有一樣的個性或特點嗎?

3.瓦特已經有造船廠的工作了,為什麼還要去學更難的技術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好奇過身邊發生的哪些事情呢?

2.你還知道哪些發明家或科學家?

3.從瓦特的故事裡,你覺得要怎樣才能成為科學家?


色彩魔法師

童年時期的達文西很喜歡觀察事物,他曾解剖蜥蜴、蛇、蝙蝠,將牠們局部切開觀察後,再以幻想的方式重新組合,結合了科學與藝術的想像。在他十五歲那年,父親將他送到翡冷翠,讓他跟著一流的大師學畫。因達文西的認真執著,大膽又謹慎的畫風,對於畫作投注全部的心力,最後終於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畫家。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這是在介紹誰的故事?(達文西)

2.他的家境如何?(富裕)

3.決定要畫美杜莎,達文西去觀察什麼生物?(蜈蚣和蜥蜴等爬蟲動物)

4.每顆雞蛋都是一樣的嗎?(每顆不同,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光影變化)

5.故事中提到達文西最有名的畫有哪些?(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的微笑)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什麼特質讓達文西能把美杜莎和雞蛋畫好?(觀察力、努力、認真)

2.當達文西的師兄們把他的畫具踢翻時,為何他能冷靜的應對呢?

3.面對不同畫作的主題,達文西在畫之前都做了什麼功課呢?

4.你覺得是什麼力量支持達文西一直畫下去?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當一個好畫家必須有哪些能力呢?

2.從故事中,你覺得達文西的個性如何?

3.從達文西身上,你學到畫畫時應該如何做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還聽過哪些有名的畫家?

2.你喜歡畫畫嗎?為什麼?

3.如果可以的話,你想請達文西幫你畫什麼?


獵人阿賜

阿賜是個快樂、喜歡助人的獵人,有一天到山上打獵,竟然挖到閃亮的鑽石!此後,為了要挖到更多的鑽石,他放棄了最擅長的打獵工作。每天起個大早,到發現鑽石的地方,一直挖挖挖,挖到太陽下山才休息。有一天,在挖土的時候,阿賜遇到一隻大黑熊要攻擊他,他手裡沒有打獵的獵槍可以保護他,只有挖鑽石的鏟子,阿賜驚險的逃開,回到家他驚慌的跟妻子說,他再也不要去挖鑽石了。

線上試閱:https://www.bookteller.com.tw/main/reader/story/id/252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阿賜的工作是什麼?(獵人)

2.他挖到什麼東西?(鑽石)

3.阿賜再去挖鑽石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大黑熊)

4.打獵要帶什麼工具?(獵槍)

5.阿賜用什麼工具去挖鑽石?(鏟子)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阿賜一開始剷平土丘的用意是不希望別人絆倒,說明阿賜的個性如何?

2.阿賜的妻子看到鑽石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叫阿賜再去挖,說明他妻子的個性如何?

3.阿賜有最厲害的打獵技術,他喜歡打獵嗎,還是喜歡挖鑽石呢?

4.阿賜為什麼最後還是決定安份的做個獵人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阿賜有成為大富翁嗎?

2.有鑽石的阿賜變的比較快樂嗎?為什麼?

3.為什麼阿賜沒有將他挖到鑽石的事跟村子裡的人說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或你的好朋友中了大樂透,你會怎麼辦?

2.這個故事教了你什麼?

3.挖鑽石和打獵,你會選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