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角度

 
 

明鑼移山

明鑼與妻子住的房子旁邊有一座大山,常常有石頭從山上掉下來,打破房子的屋頂,而且山還遮住了陽光,讓他們種的菜總是長不好。 明鑼去請教一位長者如何把山移走。長者叫明鑼與妻子用樹把山撞跑,當然,沒有成功;要他們拿出鍋子敲敲打打,把山吵走,當然,也沒有成功;又讓他們做許多好吃的麵包請山神吃,拜託山神將山移走,同樣,沒有成功。最後,長者教明鑼跳移山舞,閉起眼睛,舞步是一步一步向後退......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明鑼和他的妻子住在哪裡?(山腳下的屋子)

2.晴天的時候,明鑼家有什麼煩惱?(菜園的菜長不好)

3.明鑼去找一位長者,長者跟他們說了那些方法?(嚇走山、送蛋糕麵包給山神、跳移山舞)

4.當明鑼夫妻嘗試失敗的時候,他們面對的態度是什麼?(不放棄,繼續嘗試)

5.最後解決的方法是什麼?(跳著移山舞,搬到別的地方去)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明鑼要一直去找解決的方法?

2.明鑼夫婦用了好多努力都沒有解決,他們的心情是如何?

3.為什麼智慧的長者提供的方法沒有第一次就有效,他們還是去找他?

4.為什麼明鑼家後來就沒有漏水了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為什麼他們不繼續忍耐住在原處,在原來的地方住,明鑼夫妻的相處狀況會如何?

2.最後是他們把山移走了嗎?

3.最後他們都認為是移山舞把大山移走的,關鍵是什麼方法?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是智者,你會提供給明鑼什麼方法?

2.大山是明鑼生活的困擾,你有什麼困擾想請求智者幫助呢?

3.明鑼閉著眼睛跳移山舞解決問題的態度如何?你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大山”?



敵人派

對故事中的小男孩來說,這原本應該是一個完美的暑假,卻因為小傑搬到附近,變成他的頭­號大敵人而毀了。幸好小男孩的父親有消滅敵人的必勝絕招──敵人派,父親對他說,只要­他的敵人吃了這個派,就會被消滅了,但是沒想到,要讓這個派發揮作用的其中一個秘訣,­竟然是必須和敵人相處一整天!.........究竟小男孩的父親會用什麼方式讓小男­孩的敵人消失呢?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完美的暑假,爸爸幫大頭做了什麼?(蓋樹屋)

2.誰不可以進大頭的樹屋?(小傑)

3.爸爸說只要做什麼,就可以消滅大頭的敵人?(把敵人派給小傑吃)

4.爸爸說大頭的任務是什麼?(引誘小傑來大頭家玩,而且要對他很好)

5.大頭發現小傑跟他有什麼一樣的?(喜歡吃的東西是一樣的)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大頭沒有受邀到小傑的生日派對,大頭的感受是什麼?

2.為什麼爸爸要大頭主動去找小傑玩?

3.愛與了解是化解敵人最好的方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爸爸在派裡面放了什麼獨家秘方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大頭在和小傑一起玩的過程中,心境有什麼變化?

2.林肯總統說的名言是什麼?

3.是什麼讓大頭的敵人消失了?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爸爸說要對小傑很好,才能引誘他來吃敵人派,你覺得大頭是假裝對小傑很好嗎?

2.你有沒有很討厭的人?有沒有什麼地方,其實你覺得他們有些地方還不錯?

3.發現兩人的共同點之後,讓大頭更想和小傑當好朋友了!你覺得你討厭的人有什麼優點或和你很相似的地方嗎?



小碧和莎莎

綿羊小碧和山羊莎莎一輩子都在同一片田野吃草、瞎聊。有天,她們實在覺得太無聊,便決定去度假,隨身只帶了從農場蒼庫裡找到的一些氣球和一個狼頭標本。沒想到,她們一走進森林便遇上一群饑餓的野狼迎面而來。小碧生性膽小,莎莎則富冒險精神,臨危不亂,非常淡定的從袋子裡拿出狼頭標本,野狼以為那是她們「吃剩的食物」,嚇得四處逃竄...後來她們又遇見一隻大棕熊,這回,氣球可派上用場了,兩隻羊躲在樹上,把氣球戳破嚇走大棕熊。小碧和莎莎回到農場後,雖然還是啃著同一片草地,卻不再覺得無聊囉。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誰提議要去冒險?(莎莎)

2.他們在儲藏室發現什麼?(狼頭標本和氣球)

3.狼群看到兩隻羊拿出狼頭標本,認為發生什麼事?(羊會吃狼)

4.小碧和莎莎用什麼方法躲開大熊和狼群?(在樹上把汽球刺破)

5.牠們之後還計劃下一次的冒險嗎?(沒有!)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誰比較勇敢呢?為什麼?

2.外面的青草真的比較好吃嗎?為什麼?

3.為了在平淡的生活中,增加一些趣味,牠們為何選擇冒險的方法呢?其他方式不行嗎?

4.他們在準備時就知道這些東西能派上用場嗎?為什麼?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碧和莎莎有什麼不一樣,你欣賞牠們什麼地方?

2.為什麼小碧和莎莎以後不再一起出去冒險呢?

3.為何牠們從此以後有說不完的話題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是莎莎一個人,你覺得牠敢獨自去冒險嗎?為什麼?

2.你喜歡冒險嗎?分享一個關於冒險的經驗!

3.如果要去冒險,應該要做哪些準備呢?




一定要誰讓誰嗎

 一天早上,河的左邊來了一隻大熊,河的右邊也來了一個巨人,熊和巨人都要過河,他­們­得走過這座細細長長的橋。熊和巨人在橋的中間相遇了,熊搖搖頭怒吼,牠才不要轉­身回­頭,讓路給巨人呢!巨人站在原地不動,他也不願意轉身回頭。這兩個大塊頭就這麼僵持在­橋中間,但是橋又窄又長,承受著巨人和熊的重量,晃­得愈來愈厲害了......

9:35開始過橋吧~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巨人和熊發生什麼問題?(在橋上卡住了)

2.他們想了哪些方法?(有一方跳到河裡,把對方舉起來)

3.他們最後用什麼方法解決?(兩個互抱轉身)

4.他們都在想什麼事?(我才不要後退呢)

5.最後他們有順利過橋嗎?(有的)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巨人和熊都是強大的角色,所以解決問題會遇到什麼困難?

2.要兩個不合的雙方抱在一起解決方法容易嗎?會遇到什麼情況?

3為什麼一開始想到的方法都有一方不願意配合?

4.他們一開始是死對頭,但為何最後他們能向對方道謝?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他們解決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2.先退讓的人就輸了嗎?為什麼?

3.阿達叔叔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定不只一種,你覺得是這樣嗎?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是巨人,你會怎麼做?

2.你有互不相讓的經驗嗎?

3.解決問題重要還是維持關係重要?為什麼?



 
 

蛤蜊之歌

妮妮轉學到了新學校,覺得同學都對她不友善。媽媽買了一些蛤蜊,請妮妮挑出壞的蛤­蜊。耳尖的妮妮拿起蛤蜊東敲西敲,竟然全部的蛤蜊都壞掉了?!媽媽最後才發現,原來壞­的只是妮妮用來檢查的那個蛤蜊,也讓妮妮頓悟,或許同學並不壞,而是自己的心太早下結­論了。

8:05聽蛤蜊唱歌囉~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妮妮第一天到新學校下課之後,她的心情如何?(很生氣)

2.妮妮的媽媽教妮妮如何檢查蛤蜊??(拿好蛤蜊敲敲看,用聲音來分辨)

3.妮妮覺得班上的女生都在她的背後說什麼?(說妮妮的壞話)

4.最後妮妮發現為什麼班上的男生要一直拿躲避球丟她?(覺得妮妮很會躲,想要跟她玩)

5.妮妮發現她誤會了同學,她做了什麼給同學?(一些餅乾)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媽媽沒有直接告訴妮妮可能誤會了同學,而是用檢查蛤蜊來教導妮妮?

2.我們檢查的標準,會影響檢查的結果,這是什麼意思?

3.當妮妮的心揪了一下問媽媽說,你覺得我是那顆壞蛤蜊嗎?這個心情是怎樣的?

4.前後一暗一亮的顏色,有什麼意義?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妮妮是一顆壞蛤蜊嗎?為什麼?

2.為什麼妮妮一開始覺得同學很討厭?

3.妮妮的故事讓你知道,看事情的角度應該用哪些方法?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沒有誤解別人的經驗?

2.周圍環境的不同,會造成哪些看法的不同?請舉例。

3.如果你是妮妮的同學,該怎樣讓妮妮覺得自己不是討厭她,而是歡迎她?



奧利佛是個娘娘腔

奧利佛是個喜歡跳舞的小男生,不只如此,他喜歡看書、畫圖、在樹林裡散步、跳繩、玩紙娃娃,奧利佛就是不喜歡玩小男生常玩的遊戲,班上的同學…

3:37故事開始!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大家都說奧利佛怎樣?(娘娘腔)

2.奧利佛不喜歡做什麼?(打球)

3.但是他很喜歡做什麼?(跳踢踏舞)

4.奧利佛在舞蹈才藝比賽中得到第一名嗎?(沒有)

5.最後牆壁上寫了什麼字?(奧利佛是個大明星)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你覺得奧利佛是怎樣的人?

2.為什麼女生都會幫奧利佛講話?

3.如果你是奧利佛,你的心情是什麼?

4.奧利佛為何能堅持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去參加舞蹈比賽?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如果你是奧利佛的同學,你會笑他娘娘腔嗎?為什麼?

2.你有什麼別人嘲笑你的事情嗎?

3.有什麼事情只能男生或女生做嗎?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改寫故事的結局?為什麼?

2.你會向奧利佛說什麼祝福的話?

3.你覺得有什麼辦法讓嘲笑奧利佛的人改變對奧利佛娘娘腔的偏見呢?



 
 

蜉蝣的一天

小蜉蝣來到世上的第一天,也是最後一天,因為他只有一天的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一天,他珍惜活著的每個時刻。他飛上清晨的天空,沐浴在金色的陽光裡,也隨著世界的音樂翩翩起舞。他細心留意身邊所有的生命,為所有的一切感謝,也將最美好的一天,送給他的孩子。小蜉蝣來到世上只有一天的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一天;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蜉蝣的壽命有多久是?(一天)

2.蜉蝣的一天在做什麼?(繁殖)

3.蜉蝣只有活一天的心情如何?(很高興)

4.蜉蝣的食物有什麼?(花蜜)

5蜉蝣許的願是什麼?(願小寶寶的一天和我的昨天一樣美好)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如果蜉蝣在湖邊哀嘆,結果會如何?

2.美景在觀看的人眼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你最常在什麼時候浪費時間?

4.若人生到最後,沒有做完想做的事,心情會是怎樣?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蜉蝣的一天看到了哪些事物?

2.如果只能活一天,你會怎麼過?

3.蜉蝣最後為他的一生滿懷感謝,他在感謝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想像你是隻哀傷的蜉蝣,你會如何看待身邊事物?

2.如果你是瞎眼的人,是什麼在影響你的心情?

3.如果你只剩一天可以活,你會做什麼呢?



鹽巴與砂糖

伊甸園裡有一位賣餅乾的老亞當,他每天早上都認真的做餅乾,鹽巴和砂糖都是他的好夥伴,但是他的客人都只喜歡買甜餅乾,漸漸的鹽巴對砂糖很生氣,覺得砂糖很囂張,有一天鹽巴再也忍不住,就跟砂糖打起來了,老亞當急忙把他們分開,砂糖掉到大塊的冰塊上,鹽巴去和熱水一起工作,從此以後,老亞當不只賣餅乾,也賣甜甜的刨冰和好喝的鹹湯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故事裡有哪些角色?(老亞當、鹽巴、砂糖、買餅乾的客人)

2.餅乾店的名字叫做什麼?(伊甸園)

3.每天老亞當什麼時候開始做餅乾呢?(清晨)

3.買餅乾的人喜歡什麼餅乾?(甜餅乾)

4.鹽巴聽到砂糖說的話,他之後對砂糖做了什麼事?(打架)

5.之後鹽巴和砂糖去哪裡工作了?(熱水和冰塊)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你喜歡什麼口味的餅乾?

2.為什麼老亞當要做2種口味的餅乾呢?

3.為什麼鹽巴聽到砂糖說好累的時候會很不高興呢?

4.做餅乾的材料這麼多,為什麼鹽巴只和砂糖吵架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如果你是鹽巴,當老亞當不再做鹹餅乾時,你會有什麼感覺?

2.砂糖說很累的時候,你會跟他說什麼?

3.如果你是砂糖,當你忙的好累的時候,你希望朋友跟你說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除了甜甜的刨冰和好喝的鹹湯,鹽巴和砂糖還能做出什麼呢?

2.如果你是主人,看到鹽巴和砂糖在吵架,會怎麼處理呢?

3.鹽巴和砂糖打成一團,這樣是對的嗎? 有方法可以避免嗎?



 
 

鋼琴不在家

小雲不喜歡練鋼琴,她希望鋼琴可以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後來小雲發現鋼琴消失了,但不只是鋼琴,周圍的音樂也都一起消失了,包括卡通的配樂,垃圾車的音樂,就連鋼琴老師也說不知道鋼琴是什麼! 但是小雲發現,周圍的行人再也沒有笑容,而是都在惡狠狠的瞪著她,因為大家責怪她讓鋼琴和音樂消失了!小雲感到很害怕,尖叫一聲,從夢裡醒來,還好只是一場夢。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誰不喜歡練鋼琴(小雲)

2故事裡面提到哪些音樂家的名字?(巴哈、韓德爾)

3.為什麼小雲打電話給鋼琴老師,老師卻不知道鋼琴是什麼? (音樂從世界上消失了)

4.鋼琴不見之後,發生什麼事?(沒有音樂、下課鈴、大家沒有笑容,瞪著小雲)

5.小雲怎麼發現鋼琴其實沒有不見?(只是作夢)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雲為什麼不喜歡鋼琴?

2.為什麼倒垃圾的時候沒有音樂,大家要惡狠狠的瞪著小雲呢?

3.如果你不喜歡練鋼琴,你會對鋼琴說什麼?

4.小雲之後會喜歡練鋼琴嗎?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為什麼世界上需要鋼琴和音樂呢?

2.你喜歡音樂嗎? 音樂有讓你的生活更好嗎?

3.如果你是小雲,發現鋼琴不見是你做的,你會怎麼辦?

4.如果你不喜歡的東西不見了,會影響到別人嗎?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除了沒有下課鈴,電視及垃圾車的音樂,你想的到其他音樂影響你的地方嗎?

2.你喜歡你現在學習的東西嗎?最喜歡什麼呢?

3.如果它不見了,會發生什麼事



公園裡的雕像

炎熱的夏天午後,樹伯伯、小草、蜜蜂談論他們因為天氣帶給他們的一些甘苦談,突然凹掉的鐵罐也來了,他覺得自己被拋棄,是個沒有用的鐵罐。後來資源回收的人員把鐵罐撿走了,後來正當樹伯伯她們在擔心鐵罐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的時候,鐵罐竟然開心的出現在他們面前!?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故事是在什麼季節發生的?(夏天)

2.故事中有什麼角色?(小草、樹伯伯、蜜蜂、鐵罐、夾鐵罐的人)

3.小草的困擾是什麼?(小狗在頭上撒尿)

4.蜜蜂在忙什麼事情(到處採蜜)

5.誰先開始說讓人開心的事呢?(樹伯伯)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鐵罐為什麼又出現在他們面前呢?

2.鐵罐再出現時高興和其他人打招呼,跟他離開的時候心情差很多,是什麼讓他改變心情的呢?

3.小草們說,小狗在他們頭上尿尿的時候真討厭,他們的心情是如何的呢?

4.他們後來的心情為什麼變好了?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樹伯伯討厭什麼,喜歡什麼?

2.平常你都跟朋友說開心的事比較多,還是不開心的事比較多呢?

3.你喜歡聽別人分享開心的事還是辛苦的事?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猜一猜,公園裡的蝴蝶,會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2.如果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你會怎麼辦呢?

3.樹伯伯不能坐下休息但能讓小朋友乘涼、蜜蜂要辛苦採蜜之後有甜甜的蜂蜜,想一想你有沒有做了辛苦的事,但是能幫助別人的呢?



 
 

等春天再回來

小熊和小鳥住在北方的森林裡,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冬天要來了,小鳥的家人都往溫暖的南方去,小熊叫小鳥趕快去南方,但是小鳥對小熊說牠不在乎南方的一切,想要留在小熊的身邊。後來小鳥要感冒了,得趕快去南方避寒,小熊也越來越想睡了,小鳥和小熊約定,春天的時候小鳥會再回來叫醒冬眠的小熊。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鳥和小熊是什麼關係?(好朋友)

2.他們平常一起做些什麼事?(讀書、談心、喝下午茶、小鳥說故事給小熊聽)

3.小熊一開始叫小鳥去南方的時候,小鳥說什麼呢?(我不在乎)

4.小鳥為什麼打了噴嚏?(天氣越來越冷了)

5.小熊最後要求小鳥做什麼?(春天要叫醒他)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天氣冷了,小鳥要飛到南方去呢?

2.小熊為什麼一直叫小鳥趕快去南方呢?

3.但最後小鳥為什麼會離開小熊呢?

4.如果小鳥最後沒有離開小熊會怎麼樣?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你覺得春天之後小鳥和小熊會變得怎樣?

2.如果你是小熊,小鳥去南方會過得更好,但是很捨不得小鳥離開你,你會叫小鳥去南方嗎?

3.如果你要和好朋友分開了,你會對他說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森林裡還有什麼動植物之間是好朋友呢?

2. 你有過和好朋友分開的經驗嗎?

3. 你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情呢?



蝴蝶之舞

小紋和小蝶是好朋友,小紋的個性膽小、害怕改變。每次小紋害怕的時候,活潑積極的小蝶都會跟小紋說,不用害怕和擔心,因為小蝶的爸爸有跟小蝶說,這是為了變成蝴蝶的必經過程,但是小紋還是很抗拒自己的改變。冬天到了,她們吐絲成蛹。春天時她們都變成美麗而且真的會飛翔的蝴蝶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故事中有提到哪些動物呢?(小紋、小蝶、蜜蜂、蜈蚣、麻雀) 

2.比較活潑/害怕的毛毛蟲叫什麼名字?(小紋/小蝶) 

3.天氣變冷之後,她們的生理有什麼變化?(越來越不想吃東西,感覺有東西要從嘴裡吐出來) 

4.小蝶一開始覺得自己能變成會飛的蝴蝶嗎?(不)她以為自己會怎樣?(會死去) 

5.小蝶和小紋最後變成什麼?(黃裳鳳蝶、大琉璃紋鳳蝶)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當小紋說以後我們可以在天上飛的時候,為什麼小蝶不相信呢? 

2.為什麼小蝶一點也不害怕改變呢? 

3.如果你是小紋(被麻雀欺負過),你會相信小蝶說的話嗎?為什麼? 

4.你覺得小紋以後還會害怕改變嗎?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紋和小蝶的個性是怎麼樣的?說說看。 

2. 小蝶最後說原來改變這麼美好呀,你喜歡改變嗎? 

3.你有過改變某種習慣或行為的經驗嗎?感覺如何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像小蝶或小紋的朋友嗎? 

2.你比較喜歡小蝶還是小紋?為什麼?

3.你看過哪些種類的蝴蝶呢?



擔心的葳葳

葳葳和她的爸媽剛搬到新家,她擔心很多事,臉上總是愁眉苦臉,看起來心情不好的樣子。在家,她擔心爸爸老的不能帶她去動物園玩。在學校,她擔心同學都要出去玩,留她一個人在教室裡。儘管同學都跟她說,她擔心太多了,她都很擔心。有一天,外婆給葳葳一本藍色的筆記本,要葳葳把擔心的事情都寫下來,如果裡面的事確實發生就打圈,沒有就打叉。葳葳發現,外婆說的對,叉叉比圈圈多好多好多,所以葳葳就不再擔心那麼多,也交到更多朋友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葳葳心裡常常在想什麼?(擔心很多事) 

2.葳葳有一開始好朋友嗎?(沒有) 

3.一開始葳葳的同學都跟她說什麼?(你擔心太多了) 

4.誰和葳葳說了小祕密讓葳葳改變呢?(外婆)

5.葳葳後來為什麼不再愁眉苦臉的?(有放鬆的心情)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葳葳總是一直擔心呢? 

2.為什麼後來就有人開始找葳葳一起玩呢?

3.葳葳在筆記本上寫什麼?

4.外婆為什麼能想到方法去幫助葳葳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葳葳後來還會一直擔心嗎?他有什麼新的改變? 

2.你有擔心過什麼事情?

3.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是葳葳的同學,看到她總是皺著眉頭,愁眉苦臉,你會跟他一起玩嗎?為什麼? 

2.你很擔心某件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做?跟誰說呢?

3.如果你跟葳葳一樣搬到新家,去新的學校上學,你會不會跟葳葳一樣擔心?



小驢子

一個農場主人養了馬、驢子、牛,其中裡面最小的驢子很熟悉農場每天的工作,但是當他想要分擔工作的時候,大家總是擔心牠太小沒辦法做到,所以牠沒有自己的工作。牠很難過自己沒辦法做任何事。有一天有個訪客說國王需要一匹坐騎,農場主人向他推薦最雄壯挺拔的馬兒,但他堅持選一匹沒有人騎過的一匹小驢子獻給國王。
溫和謙卑的國王也很喜歡這匹小驢子,沒有人想到,一匹不起眼的小驢子也有服事國王的光榮。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農場裡有些什麼動物?(驢子、馬、牛)
2.小驢子一直想做什麼事?(有工作做)
3.大家有讓小驢子分擔工作嗎?(沒有,因為牠還太小了)
4.訪客來農場做什麼?
5.小驢子喜歡國王嗎?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如果你是訪客,你會為國王挑選怎樣的馬兒呢?
2.主人為什麼想要獻最雄壯俊挺的馬兒給國王呢?
3.這個故事有讓你聯想到其他的聖經故事嗎?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為什麼國王會選擇小驢子當他的坐騎呢?
2.國王的個性如何?(溫和謙卑)
3.如果你是小驢子,農場的人都不讓你工作,你會怎麼辦?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若你是國王,你想要怎樣的坐騎呢?
2.你想要當故事裡的小驢子嗎?為什麼?
3.如果你能見到國王,你想要給他什麼禮物呢?


鴨子嘎嘎

單純的鴨子嘎嘎每遇到一個動物朋友,就對他們宣傳狐狸的厲害。但是,所有的動物都質疑他:「是誰告訴你的?」其實嘎嘎從來也沒看過狐狸顯什麼神威,但就因為他「認為」狐狸是他的好朋友,所以必須無條件地相信他。最後,幸好動物們出手相救,鴨子才不致於成為狐狸的餐點,也終於看清,究竟什麼是好朋友什麼是壞朋友。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鴨子嘎嘎遇到了哪些小動物呢?(鼬鼠、鵝媽媽、狗、
2.嘎嘎說誰是他的好朋友?(狐狸)
3.嘎嘎說狐狸能做什麼事?(能打敗獅子、有銳利的眼睛、充足的肺活量)
4.最後狐狸想對嘎嘎做什麼?(吃了嘎嘎)
5.嘎嘎最後還有跟狐狸做朋友嗎?(沒有)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大家都不相信嘎嘎說的話,為什麼嘎嘎很生氣呢?
2.為什麼嘎嘎會相信狐狸說的話呢?
3.如果大家最後會去救嘎嘎呢?
4.鵝媽媽求證嘎嘎說的話是錯的,嘎嘎聽了真相之後不但不相信,還生氣的走了,這說明嘎嘎的個性如何?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如果朋友說了奇怪的話,你會怎麼辦?會像鵝媽媽一樣去求證嗎?
2.嘎嘎以後會覺得狐狸是什麼樣的人?
3.如果你交到一個厲害的朋友,你會和其他人說你們的事嗎?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喜歡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

2.好朋友和壞朋友有什麼差別?

3.如果你遇到壞朋友,你會怎麼辦?




 
 

小狐狸學長大

春天裡,小狐狸出生了。有一天,小狐狸問媽媽:「什麼是春天?」狐狸媽媽說: 「我們出去感覺它,我的寶貝!」 小狐狸說:「空氣暖暖的,花開了,小鳥在唱歌,而且......」「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狐狸媽媽接著說。小狐狸問:「這就是春天了嗎?」「是啊!」風溫柔的回答小狐狸。小狐狸就這樣在四季裡,在媽媽的愛和保護裡慢慢的長大。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狐狸和媽媽發現春天的感覺是什麼?(空氣暖暖的、花開、小鳥唱歌、白天和黑夜一樣長) 

2.夏天的感覺是什麼?(空氣熱熱的、果子熟了、蟬一直叫、白天比黑夜長) 

3.秋天的感覺是什麼?(空氣涼涼的、葉子枯黃了、螞蟻努力的工作、白天和黑夜一樣長) 

4.冬天的感覺是什麼?(空氣冷冷的、葉子掉光了、熊都躲起來了、黑夜比白天長) 

5.小狐狸說他為什麼會長大呢?(感覺到媽媽的愛和保護)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狐狸如何能學到四季的變化呢? 

2.狐狸媽媽有直接回答小狐狸的每一個問題嗎?為什麼?(愛、和孩子一同學習) 

3.為什麼太陽、雪、風也一起小狐狸的問題呢? 

4.最後小狐狸問他為什麼會長大,但是小狐狸不等媽媽回答,而是要自己去感受,是因為小狐狸已經學會什麼?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如果狐狸媽媽直接告訴小狐狸四季的答案,小狐狸的學習效果會有什麼改變嗎? 

2.現在的你,自己找答案還是其他人告訴你答案的學習比較多呢? 

3.你覺得哪一種學習會比較印象深刻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曾經在四季中觀察到什麼樣的自然或生活變化? 

2.你有問題的時候,會怎麼辦呢? 

3.你喜歡狐狸媽媽的做法嗎?自己找答案有什麼好處?




露營去囉

廷廷只有君君一個朋友,和同伴相處時,他害怕幫不上忙,其他小朋友會笑
他,所以廷廷總是擺出一副高傲的態度。在一次的露營活動中,他決定改變態度,開始嘗試著與大家團隊合作,這次的經驗,讓他發現其他小朋友其實一點也不討厭他,還很喜歡他提出來的意見呢!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這是在講誰的故事?(廷廷)

2.廷廷一開始有很多好朋友嗎?(不,他很孤單、只有君君一個朋友)

3.他們要去郊外做什麼活動?(露營)

4.廷廷在小君要去幫忙小澤搭帳篷的時候,心裡的感覺是?(很懊惱但是說他才不去做累人的工作)

5.後來廷廷在什麼活動上有很多很好的意見呢?(營火晚會的戲劇表演)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廷廷覺得別人都不喜歡他,都在背後笑他,其實是因為他缺少了什麼呢?(自信)

2.因為怕幫倒忙,所以不去幫忙,還說了驕傲的話,為什麼他會這麼做呢?(掩飾)

3.廷廷覺得別人都在背後笑他,這可能是什麼引起的?

4.如果廷廷一直說一些口是心非的話,結果會怎樣?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廷廷做了什麼改變呢?

2.如果老師沒有讓廷廷參與營火晚會的協助,他還會交到好朋友嗎?

3.廷廷後來是怎麼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要怎樣變的更有自信呢?

2.你的周圍有像廷廷的人嗎?

3.如果你是廷廷的同學,你會跟廷廷說什麼?



我的多多

故事中的小朋友撿到一隻鸚鵡,結果在照顧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捨不得將牠還給主人 ,但是媽媽勸他要「將心比心」。孩子由「當然是我的」轉變為「當然該讓牠回去」,也讓孩子將「佔有」的愛心轉變為「成全」的愛心。

線上試閱:https://www.bookteller.com.tw/main/reader/story/id/258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朋友撿到了什麼?(一隻小鸚鵡)

2.他為小鸚鵡做了什麼事?(準備水、小窩、買飼料、找資料)

3.小鸚鵡有回去主人身邊嗎?(有)

4.後來媽媽跟小朋友說了什麼故事?(他在百貨公司走失的故事)

5.小朋友得到什麼禮物?(一隻機器鳥)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朋友為什麼會這麼喜歡多多呢?

2.為什麼小朋友在電話裡說他不是阿福,是多多呢?

3.小鸚鵡回去主人身邊了,小朋友為什麼很難過,沒有精神呢?

4.媽媽說完走失的故事以後,為什麼小朋友就願意玩機器鳥了?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朋友聽完媽媽說的故事以後,就明白了什麼事?

2.阿福的主人到處貼尋人啟事,最後還送了機器鳥給小朋友,是有什麼原因呢?

3.如果你是小鸚鵡,當主人找到你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撿到或很想撿小動物的經驗嗎?如果你看到可憐的小動物,你會想到什麼?

2.你有掉了很重要的東西,又找到的經驗嗎?如果沒有找到,你會去張貼尋找啟示嗎?

3.你覺得小朋友以後再撿到小動物的話,當小動物回去主人身邊之後,他還會這麼難過嗎?




灰衣巫婆

森林裡住著總是穿著灰色衣服的巫婆,她家的房子是用各色糖果和餅乾做成的,在她媽媽過世以後,她沒有朋友做伴。有一天,一戶矮人家族成為她的鄰居,矮人家每天都有好多客人來訪,他們開心的開宴會,有好多音樂聲和歡笑聲,這讓總是安靜生活的灰衣巫婆很困擾,灰衣巫婆派出毛毛蟲和八哥鳥大軍去干擾矮人家,但是他們都沒有干擾到矮人家,還和矮人一起高興的開派對。巫婆叫黑貓去干擾矮人家,但黑貓只是懶洋洋的走進廚房,巫婆跟著牠到廚房一看才發現,這裡都是她以前和媽媽開心的做蛋糕,烤餅乾的快樂回憶,還有媽媽在這裡跟她說過一句話: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巫婆換上彩虹般繽紛的衣服,決定做蛋糕請矮人家吃,矮人家族很開心,也和巫婆成為朋友,巫婆從此以後再也不孤單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巫婆她一開始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灰色)
2.誰搬到森林裡成為她的鄰居?(矮人家族)
3.巫婆派出了誰去干擾矮人家族?(毛毛蟲大軍和八哥鳥)
4.巫婆在廚房裡想起媽媽的哪一句話?5.巫婆最後和矮人家族的關係是?(朋友)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灰衣巫婆的房子是由糖果和餅乾做成的,但是她穿著單調的灰色衣服,這有什麼關聯嗎?
2.彩虹繽紛的衣服有什麼意思?
3.為什麼灰衣巫婆要換上彩虹般繽紛的衣服呢?
4.灰衣巫婆想起了媽媽的話,就做了蛋糕給矮人家族,是有什麼原因?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 為什麼矮人家族面對毛毛蟲和八哥鳥都沒有受到干擾呢?
2.為什麼矮人家有很多客人,但是巫婆都沒有其他的朋友呢?
3.矮人家的歡樂聲干擾到巫婆的生活,你覺得矮人和巫婆應該怎麼做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覺得巫婆以後還會穿回灰色的衣服嗎?
2.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間彼此的對待是怎樣的呢?
3.你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這會影響你的心情嗎?為什麼?



 
 

感恩之門

簡介:

感恩節之夜,一個移民家庭正忙著準備他們的大餐,這是他們在自己開的餐廳中度過的第一個感恩節,今天不營業,大家都期望這會是個完美的節慶。當一切準備就緒,一對搞砸了烤火雞大餐的老夫婦-艾德和安妮闖進了他們的餐廳,這下子,這家子的感恩節大餐毀了!是誰忘了關門?孩子們想把不速之客嚇走,奶奶可不這麼想,於是,艾德和安妮就成了他們的座上賓。他們邀請安妮和艾德一起分享大餐,之後更一起跳舞,艾德原本是不跳舞的人,不過,今天卻跳得非常愉快!回到家後,二個原本心情不佳的老人,回想今天最值得感恩的事是:安妮把感恩大餐烤焦了。兩個原本不相干的家庭一起體驗和發現奶奶說的至理名言:「感恩節的大門就像快樂的心,要大大敞開著。」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感恩節的晚上,美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如何慶祝?

2.這天晚上,安妮和艾德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

3.新世界餐廳一家人又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

4.新世界餐廳不營業,安妮和艾德卻闖了進來,小孩們想怎麼對待這兩個不速之客?

5.最後安妮和艾德回到家,他們最感恩的是什麼?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安妮搞砸了感恩節晚餐,後來選擇到街上的餐廳用餐,她的心情如何呢?

2.安妮和艾德有沒有感受到小孩們的不悅,要是你會留下用餐嗎?為什麼?

3.馬鈴薯為什麼會卡在門下面?是它引發了這一場充滿恩典的感恩節晚餐嗎?

4.你覺得,為何從來不跳舞的艾德為何會加入舞蹈的行列?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原本不相識的兩家人,在這個溫馨的感恩節的晚上, 各有哪些意外的獲得?

2.最後,新世界餐廳一家人與安妮和艾德這對夫婦各是如何看待整個誤闖餐廳的事件?

3.《感恩之門》真正的意涵是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說說看你有什麼倒楣的事,裡面有哪個值得感謝的地方?

2.如果是你,你會留下來參加別人的家庭餐會嗎?為什麼?

3.未來,當你遭遇了生活中的艱難或不愉快,你會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與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