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身處地

 
 

南瓜湯

小白屋裡住著貓、松鼠和鴨子,他們會煮全世界最好喝的南瓜湯。貓把南瓜切成一片一片;松鼠把水攪啊攪;鴨子倒進剛剛好的鹽......他們天天一起做好喝的南瓜湯,直到有一天早晨,鴨子突然想做點不一樣的事,他想代替松鼠當大廚攪湯!鴨子想要改變的企圖打破了原本平靜和諧的狀態,小白屋裡頓時充滿激烈的爭執、吼叫、吵鬧和混亂.小白屋裡住著貓、松鼠和鴨子,他們會煮全世界最好喝的南瓜湯。貓把南瓜切成一片一片;松鼠把水攪啊攪;鴨子倒進剛剛好的鹽......他們天天一起做好喝的南瓜湯,直到有一天早晨,鴨子突然想做點不一樣的事─他想代替松鼠當大廚攪湯!鴨子想要改變的企圖打破了原本平靜和諧的狀態,小白屋裡頓時充滿激烈的爭執、吼叫、吵鬧和混亂...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這三個朋友是誰?(貓、松鼠、鴨子)
2.他們分工要做什麼?(煮南瓜湯)
3.他們怎麼分工煮南瓜湯(貓切南瓜,松鼠攪拌、鴨子倒鹽)
4.誰離家出走了?(鴨子)
5.最後鴨子想要做什麼事?(吹風笛)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松鼠和貓會去外面找鴨子?
2.為什麼鴨子離家出走後有回來?
3為什麼松鼠願意自己垂降懸崖下去找松鼠?
4.後來鴨子回來,松鼠為什麼煮湯的時候不說話?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分工合作出問題的時候,該怎麼辦才好?
2.是鴨子開始不想照分工內容來合作,你覺得牠有錯需要改進嗎?
3.你覺得分工合作是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和諧的分工合作好嗎?還是大家都可以嘗試別人的工作?
2.覺得做好事情重要還是友誼重要?你會怎麼選?
3.你覺得他們三個以後還會是好朋友嗎?為什麼?



路易

蘇西和羅貝多要表演一齣偶戲,所有的朋友都來參加,安靜害羞又沒有什麼朋友的路易也­­在觀眾席中。
舞台的布幕一拉開,路易看見「葛希」出場,便不由自主站了起來,大聲跟­葛希打招呼,­打斷了偶戲的演出,蘇西費了好一番功夫才讓他安靜下來。這齣偶戲逗得台下­的觀眾笑聲­不斷,路易更是用力鼓掌叫好。戲落幕了,路易很捨不得地和葛希說再見。
回家後,路易作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葛希一起玩,也夢見大家都在嘲笑他......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蘇西和羅貝多準備做什麼?(演一齣偶戲)

2.路易跟葛希說什麼?(一直說你好)

3.路易做的夢讓路易有什麼感覺?(難過)

4.路易夢到什麼?(和葛希玩,自己掉下來)

5.最後路易怎麼找到葛希?(透過紙條,找到線,通到後面)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路易在表演中突然站起來?

2.蘇西和羅貝多喜歡偶戲表演,代表他們的個性如何?

3.其他小朋友在路易站起來的時候,對路易的態度是什麼?你覺得路易那時的心情怎麼樣?

4.為什麼故事後面,蘇西和羅貝多沒有現身而是透過紙條和葛希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你覺得路易是一個怎樣的男孩?

2.你覺得為什麼路易會這麼喜歡蘇西呢?

3.蘇西和羅貝多最後會和路易變成好朋友嗎?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的周圍有像路易這樣的人嗎?

2.你願意和路易做朋友嗎?怎麼做?

3.你會比較像蘇西和羅貝多,還是他們周圍的人?



 
 

謊話蟲

小餅乾因為前一夜貪看電視而考砸了數學,她不敢讓爸媽知道,便說了一個謊。沒想到謊話一出口,嘴裡也跟著鑽出一隻可怕的蟲子。那隻蟲子到處搞破壞,而且怎麼也抓不到。為了掩飾蟲子的惡行,小餅乾只好說更多的謊。但每個脫口而出的謊言都伴隨著一隻謊話蟲,蟲子越來越多,場面也變得難以收拾。不得已,小餅乾只好為自己的謊言向爸媽認錯,但她也必須因為自己說的謊話付上代價。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故事的主角是?(小餅乾)

2.小餅乾什麼沒有考好?(數學)

3.小餅乾的嘴巴跑出什麼?(謊話蟲)

4.小餅乾為什麼沒有寫習題?(看勇敢超人)

5.世上最累的事是什麼?(抓謊話蟲)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謊話蟲為什麼打不死?

2.謊話蟲消失了,可是咬過的痕跡沒有消失?代表說謊之後什麼不會消失?

3.如果看到別人身上有謊話蟲,要如何幫助他們?

4.謊話蟲為什麼只能用話語把牠消滅,不能強行殺死?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謊話蟲會給你和周圍的人帶來什麼傷害?

2.你有被謊話蟲咬的經驗嗎?

3.如果說了謊,你會跟上帝爸爸說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過說謊的經驗嗎?是什麼?

2.如果你是小餅乾的爸媽,看到小餅乾的謊話蟲,會有什麼心情?

3.如何才能消滅謊話蟲呢?



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

小熊的爸爸做生意失敗,又找不到工作,對於大家來說聖誕節是一個不能沒有禮物的日子,雖然家中的經濟不寬裕,但是大家分工合作,熊媽媽利用孩子穿不下的衣服縫製聖誕吊飾裝飾窗戶;熊爸爸則出外撿拾樹枝,在家中架設出...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什麼節日快到了?(聖誕節)

2.小熊家的錢要留下過冬,所以不能做什麼?(買禮物)

3.聖誕夜他們吃什麼?(熊爸爸釣的魚)

4.小熊收到了什麼禮物?(他最喜歡的棒球手套,就像新的一樣)

5.誰是送禮物的人?(小熊)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小熊的個性如何?

2.雖然沒有很多錢,為何熊爸爸還要去找一棵聖誕樹?

3.為什麼大家吃完聖誕夜晚餐之後就只有安靜地回房間去?

4.小熊還送了什麼無形的禮物是什麼?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你覺得小熊送給家人的禮物如何?

2.送禮物的時候,應該想著什麼?

3.什麼樣的禮物會令人感到幸福?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要送一個禮物,你要送給誰?為什麼?

2.送禮物一定要很貴的嗎?為什麼?

3.你收到過什麼覺得幸福的禮物呢?



 
 

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

主角麥基先生是一個很準確、很貼心、很溫暖的人,再忙,他都會去拜訪他的動物朋友。從『他跟烏龜賽跑,烏龜從來沒有輸過』,就知道他是一位貼心的朋友。有一天,麥基先生生病了。動物們一起來探望他,動物們會做些什麼事呢?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麥基先生在哪裡工作?(動物園)

2.動物們怎麼去找麥基先生?(坐公車)

3.麥基先生生病了,動物們決定怎麼做?(去他家陪伴他)

4.大象先生最喜歡和麥基先生做什麼?(下棋)

5.為什麼麥基先生要念故事給貓頭鷹聽?(因為貓頭鷹怕黑)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為什麼烏龜和麥基先生比賽跑步總是贏?

2.企鵝最溫暖的地方是哪裡,他為何要這麼做?

3.麥基先生的生活如何?

4.為什麼麥基先生知道動物們的需要?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你覺得麥基先生是怎樣的人?

2.什麼人常常陪伴你,你如何回報他們?

3.你要如何知道身邊的人的需要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若麥基先生沒有陪伴動物,故事會有什麼不一樣?

2.當你溫柔待人,卻被粗魯對待,你會怎麼做?

3.你有沒有不喜歡的人,你覺得可以做哪些改變?



凱琪的包裏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住在美國的黛西寄了巧克力、香皂和一封信給荷蘭的女孩凱琪,這兩個素未謀面的女孩從書信往返中了解彼此的生活狀況。
黛西的媽媽會同地方教會以及鄰居的力量募集到許多物資,寄給凱琪和她的鄰居和鎮民,協助他們度過寒冬。當春天來臨時,凱琪則回報黛西很多很多的鬱金香球根。
至今美麗的鬱金香依然開在黛西的城鎮。是一則發生在現實中,充滿溫馨人情味的真實故事。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代和地點?(二次世界大戰的荷蘭)

2.凱琪收到包裹裡東西有哪些?(信、肥皂、巧克力、糖、食物類、罐頭、奶粉、衣服類)

3.凱琪把包裹分享給哪些人?(郵差、媽媽、自己、鄰居藍先生、其他鎮上的人)

4.這些禮物對什麼有幫助?(肚子能吃飽,衣服能穿暖、快樂的友誼)

5.鬱金香什麼季節種下去,什麼季節會開花?(秋天種,春天開花)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 .為什麼包裹會越來越大?(因為凱琪會寫信告訴蘿西自己的需要)

2.雖然沒有蘿西專屬的禮物,但是你覺得蘿西收到鬱金香的感受如何?

3.為什麼凱琪不會把自己的包裹私藏起來,而是不論東西多少,都願意分享出去呢 ?

4. 這些包裹讓凱琪和蘿西的生活有什麼改變?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為什麼蘿西能寄越來越多的東西給凱琪呢?

2. 當我們想給予的時候,該怎麼分享?

3.當我們把東西都不分享出去,生活會變得怎樣?如果是相反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收過包裹的經驗嗎?你的感受如何呢?

2.你會想把什麼當作包裹寄出去呢?為什麼?

3. 如果凱琪把包裹的東西占為己有,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


 
 

蘇菲雅的貓

蘇菲雅養了好多貓咪,奇奇是一隻調皮,喜歡抓老鼠的貓咪,當大家都圍在蘇菲雅身邊的時候,奇奇總是遠遠的在另一邊,不喜歡自己的牠覺得自己像一隻灰色的大老鼠。有一天奇奇在外面散步的時候看到一間寵物用品店,裡面有好多美麗的東西,寵物店的人把奇奇改造成一隻美麗動人的貓咪,但是蘇菲雅認不出來奇奇的改變,把奇奇趕出了家門。奇奇在外面流浪了2天,一場大雨讓奇奇身上的顏色退去了,到處尋找奇奇的蘇菲雅,才終於找到奇奇。
奇奇回家之後,發現有一隻新來的小貓咪叫做小熊貓,奇奇竟然主動找小熊貓做朋友呢!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奇奇的主人叫什麼名字?(蘇菲雅)

2.奇奇和其他的貓咪有什麼不一樣?(個性、毛色)

3.奇奇散步去了哪裡?(寵物店)

4.寵物店裡的人對奇奇做了什麼?(改變毛色和造型)

5.為什麼後來奇奇在外面流浪?(蘇菲雅認不出牠,讓奇奇離開)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奇奇喜歡自己的新造型嗎?為什麼?

2.為什麼蘇菲雅會擔心的到處尋找奇奇?

3.小熊貓和奇奇有沒有經歷相同的地方?

4.你覺得奇奇以後還會想要改變造型嗎?為什麼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一開始奇奇沒有朋友,為什麼最後奇奇主動和小熊貓做好朋友呢?

2.奇奇和小熊貓最後是因為怎樣才每天快樂的生活呢?(喜歡自己)

3.如果你改變外表,爸爸媽媽會更喜歡你嗎?為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覺得蘇菲雅喜歡怎樣的貓咪?那你呢?(其他動物)為什麼?

2.最後奇奇和小熊貓都找到對方的特點和價值,而且每個人都是美麗且獨一無二的,你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嗎?

3.你的特點和價值是什麼呢?



擔心的葳葳

葳葳和她的爸媽剛搬到新家,她擔心很多事,臉上總是愁眉苦臉,看起來心情不好的樣子。在家,她擔心爸爸老的不能帶她去動物園玩。在學校,她擔心同學都要出去玩,留她一個人在教室裡。儘管同學都跟她說,她擔心太多了,她還是很擔心。有一天,外婆給葳葳一本藍色的筆記本,要葳葳把擔心的事情都寫下來,如果裡面的事確實發生就打圈,沒有就打叉。葳葳發現,外婆說的對,叉叉比圈圈多好多好多,所以葳葳就不再擔心那麼多,也交到更多朋友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葳葳心裡常常在想什麼?(擔心很多事) 

2.葳葳有一開始好朋友嗎?(沒有)

3.一開始葳葳的同學都跟她說什麼?(你擔心太多了) 

4.誰和葳葳說了小祕密讓葳葳改變呢?(外婆)

5.葳葳後來為什麼不再愁眉苦臉的?(有放鬆的心情)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為什麼葳葳總是一直擔心呢? 

2.為什麼後來就有人開始找葳葳一起玩呢?

3.葳葳在筆記本上寫什麼?

4.外婆為什麼能想到方法去幫助葳葳呢?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葳葳後來還會一直擔心嗎?他有什麼新的改變? 

2.你有擔心過什麼事情?

3.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如果你是葳葳的同學,看到她總是皺著眉頭,愁眉苦臉,你會跟他一起玩嗎?為什麼? 

2.你很擔心某件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做?跟誰說呢?

3.如果你跟葳葳一樣搬到新家,去新的學校上學,你會不會跟葳葳一樣擔心?


 
 

小熊廚師

住在森林裡的小熊,因為好吃懶做,到處向其他動物要東西吃,自己都不貢獻一點食物給大家。動物們決定捉弄他,趁著小熊熟睡時為他換上廚師衣服,等小熊醒來後 看見河中自己的倒影,對自己廚師的身分信以為真。其實小熊不是「不會做」,而是「不願意做」;當小熊願意認真用心的學習,就漸漸地蛻變成為一個大廚師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熊原本都吃什麼?(別人家的食物)

2.小熊原本的個性如何?(懶惰)

3.其他動物們對他做了什麼事?(為他換上廚師的衣服)

4.小熊看到什麼才相信自己是個廚師?(口袋裡的食譜)

5.小熊最後還是會去吃別人的食物嗎?(不,他成為一位用心學習的廚師)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是什麼讓小熊一開始總是去找別人的食物呢?

2.為什麼其他動物要為他換上廚師的衣服?他們希望小熊有什麼改變?

3.是衣服讓小熊改變的嗎?是什麼呢?

4.小熊再也不用靠別人的食物過日子,他可以為自己的三餐負責了嗎?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熊的個性有什麼轉變?

2.用心學習除了能做一個好廚師,還能做什麼呢?

3.小熊可以為自己的三餐負責,還能提供餐廳美味的餐點,你能負責什麼工作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除了給小熊換上廚師衣服,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小熊改變呢?

2.你有個性像原本小熊的朋友嗎?

3.你覺得當一個好廚師有什麼條件?



我的多多

故事中的小朋友撿到一隻鸚鵡,結果在照顧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捨不得將牠還給主人 ,但是媽媽勸他要「將心比心」。孩子由「當然是我的」轉變為「當然該讓牠回去」,也讓孩子將「佔有」的愛心轉變為「成全」的愛心。

線上試聽:https://www.bookteller.com.tw/main/reader/story/id/258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小朋友撿到了什麼?(一隻小鸚鵡)

2.他為小鸚鵡做了什麼事?(準備水、小窩、買飼料、找資料)

3.小鸚鵡有回去主人身邊嗎?(有)

4.後來媽媽跟小朋友說了什麼故事?(他在百貨公司走失的故事)

5.小朋友得到什麼禮物?(一隻機器鳥)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小朋友為什麼會這麼喜歡多多呢?

2.為什麼小朋友在電話裡說他不是阿福,是多多呢?

3.小鸚鵡回去主人身邊了,小朋友為什麼很難過,沒有精神呢?

4.媽媽說完走失的故事以後,為什麼小朋友就願意玩機器鳥了?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小朋友聽完媽媽說的故事以後,就明白了什麼事?

2.阿福的主人到處貼尋人啟事,最後還送了機器鳥給小朋友,是有什麼原因呢?

3.如果你是小鸚鵡,當主人找到你的時候,你的心情是什麼?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有撿到或很想撿小動物的經驗嗎?如果你看到可憐的小動物,你會想到什麼?

2.你有掉了很重要的東西,又找到的經驗嗎?如果沒有找到,你會去張貼尋找啟示嗎?

3.你覺得小朋友以後再撿到小動物的話,當小動物回去主人身邊之後,他還會這麼難過嗎?


 
 

灰衣巫婆

森林裡住著總是穿著灰色衣服的巫婆,她家的房子是用各色糖果和餅乾做成的,在她媽媽過世以後,她沒有朋友做伴。有一天,一戶矮人家族成為她的鄰居,矮人家每天都有好多客人來訪,他們開心的開宴會,有好多音樂聲和歡笑聲,這讓總是安靜生活的灰衣巫婆很困擾,灰衣巫婆派出毛毛蟲和八哥鳥大軍去干擾矮人家,但是他們都沒有干擾到矮人家,還和矮人一起高興的開派對。巫婆叫黑貓去干擾矮人家,但黑貓只是懶洋洋的走進廚房,巫婆跟著牠到廚房一看才發現,這裡都是她以前和媽媽開心的做蛋糕,烤餅乾的快樂回憶,還有媽媽在這裡跟她說過一句話: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巫婆換上彩虹般繽紛的衣服,決定做蛋糕請矮人家吃,矮人家族很開心,也和巫婆成為朋友,巫婆從此以後再也不孤單了。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巫婆她一開始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灰色)

2.誰搬到森林裡成為她的鄰居?(矮人家族)

3.巫婆派出了誰去干擾矮人家族?(毛毛蟲大軍和八哥鳥)

4.巫婆在廚房裡想起媽媽的哪一句話?

5.巫婆最後和矮人家族的關係是?(朋友)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灰衣巫婆的房子是由糖果和餅乾做成的,但是她穿著單調的灰色衣服,這有什麼關聯嗎?

2.彩虹繽紛的衣服有什麼意思?

3.為什麼灰衣巫婆要換上彩虹般繽紛的衣服呢?

4.灰衣巫婆想起了媽媽的話,就做了蛋糕給矮人家族,是有什麼原因?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 為什麼矮人家族面對毛毛蟲和八哥鳥都沒有受到干擾呢?

2.為什麼矮人家有很多客人,但是巫婆都沒有其他的朋友呢?

3.矮人家的歡樂聲干擾到巫婆的生活,你覺得矮人和巫婆應該怎麼做呢?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你覺得巫婆以後還會穿回灰色的衣服嗎?

2.你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人。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間彼此的對待是怎樣的呢?

3.你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這會影響你的心情嗎?為什麼?



莉絲的要和不要

在莉絲的眼中,媽媽好像只會說不要,莉絲不要頂嘴、不要在屋裡大叫,不要這樣,不要那樣。聽媽媽說了這麼多,莉絲決定也要表達一下對媽媽的意見,她也一口氣丟了許多不要,媽媽不要一直講電話、不要皺眉頭嘆氣 ……

然後,她們兩人決定停止拋出「不要」,交換了一下對彼此的期待,說出貼心又溫暖的「要」。莉絲說,「我害怕的時候要緊緊抱著我。」媽媽說,「如果我頭髮很亂,要提醒我。」然後...(推薦購買及親子共讀喔!) 

 
 

第一種是字面上的提問 

1.在莉絲的眼中,媽媽好像只會說什麼?

2.後來她們為何開始表達自己的要和不要?

3.說說看你記得莉絲的「要」是什麼?

4.說說看你記得媽媽的「要」是什麼?

5.聽完對方的「要」之後,他們的結論是真的真的很「什麼」呢?

第二種是推論式的提問 

1.莉絲的不要有一項是,在我問為什麼的時候,不要皺眉頭和嘆氣,如果有人對你這麼做,你會有什麼感覺?

2.為何莉絲不要媽媽一直講電話?

3.為何媽媽要莉絲把秘密也和爸爸分享?

4.願意了解對方的需要,是一種什麼能力的學習?(尊重)

第三種是詮釋性或整合觀點的訊息

1.莉絲和媽媽交換意見之後,你覺得他們學會什麼最重要的事?

2.在他們給對方的「要」,都是表達內心什麼感覺?

3.當有人願意傾聽你的意見,你的感覺如何?

第四種是批判或創造性的提問 

1.爸爸媽媽對你的「不要」有哪些?為什麼他們會對你說這些「不要」?

2.你對爸爸媽媽的「要」有哪些?提出的理由是什麼?

3.如何讓別人願意聽你說你的「要」和「不要」?如果他們不聽的時候怎麼辦?